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的能力水平。
全面提高党领导创新发展的能力水平。过去中国快速发展得益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品内分工体系,但因为主要处在加工装配等生产环节,很容易被低端技术锁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是市场换不来的,必须要进行自主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创新活动是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供最坚强的制度保障。党的各级组织要在战略层面上展示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决心,成为全社会创新发展的强大推动者,创新创业的积极引导者。要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聚焦国家需求,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整合创新力量。要为创新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要发挥人才建设的核心作用,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全面提高党领导协调发展的能力水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推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多种重大结构性失衡和经济循环不畅。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党提高协调发展能力,开展对发展不足的纠偏。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出台各利益相关方满意的平衡发展方案。要科学设计为协调发展而竞争的地方政府机制。要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打通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的“最后一公理”。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市场思维和法治思维,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全面提高党领导绿色发展的能力水平。十八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执政兴国的自觉意识和基本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应该成为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倡导全社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引领社会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角色,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扭转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绿色发展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合理布局的新机遇。绿色发展不仅需要理念先行,更需要产业支撑,各级党组织要发挥牵头人的作用,以多种方式启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攻关绿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打通资源循环使用的体系梗阻,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动优质生态成为集聚高端要素的新优势、城乡发展的新名片。
全面提高党领导开放发展的能力水平。坚持开放战略,不仅要有坚强的战略定力,还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智慧。面对国际上“逆全球化”回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绊脚石”,需要党带领全国人民保持战略定力,拨开发展迷雾,坚定开放决心,不断砥砺前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在战略上加强形势研判,调整具体策略。中国过去的开放是鼓励利用别国的市场,但现在世界上已经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容纳中国这么巨大生产能力的长期出口,因此,要及时启动“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的战略转换,平衡好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向东开放与沿“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加入全球价值链与走向全球创新链的关系。这是中国给自己、给世界主动创造的一种战略机遇,是中国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内涵。同样,在重大战略性转换后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出台和监督,都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
全面提高党领导共享发展的能力水平。共享发展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推进共享发展中,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构建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精准系统设计共享发展的着力点,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强部署,构建一系列涉及共享发展的制度建构与完善的内容。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要坚定贯彻群众路线,激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主人翁意识。要改变地方政府职能中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要坚决打击少数干部与人民群众争利的腐败行为,防止腐败扭曲社会分配,实现发展中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和财富增值。
(陈东.《安徽日报》07版:理论.2018年11月06日)